对中药“毒”的理解

21 年 9 月 26 日 星期日
1301 字
7 分钟

1.中药的“毒”是否真的毒

在中医理论中,中药都具有偏性,寒热温凉均为中药的偏性,中医讲究”热病寒治,寒病热治,堵则泻,散则固“等,对什么症就应当用对应的药物,如果对于热症使用温热的药,那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和服用毒药是没有区别的,不能指望一加一等于零。

中药毒的含义应当分为三种:1.传统意义上的毒:指的应当是药物药性的峻猛程度,所以也有分”大毒“,”有毒“,”小毒“,”无毒“;2.中医理论上的毒:指的应当是药物治疗疾病的能力,所有的具有治疗意义的药物都能称为毒,《景岳全书》曰:”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明代名医张景岳认为:“药以治病,因毒为能”;3.在现代研究下的毒:指的是安全剂量小,用药稍微超过常量,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致死的药物或提取物。中医历来推崇“以毒攻毒”理论,第一个“毒”应当是指强力的药物,而不是指的狭义的对机体有危害的药物。

中药的许多毒性成分反而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已故全国名老中医李可善用附子,有毒的附子成了救命药。他认为,“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药救之所在。”一名65岁男性患者,心肌扩大,不能平卧,呼吸难以接续,面色灰暗,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汗出如油,舌红光无苔,脉浮虚大而数(260次/分),血压已测不出,气息奄奄,危在旦夕。李可连开三剂药:第一剂药中附子200克,病势未转;二剂时附子加至400克,稍稳定;第三剂附子加至500克,病势开始趋缓,四肢转温,脉亦变缓(90次/分),血压160/70毫米汞柱,调理1周后出院。

2.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无论现代医学化药还是传统中药亦或是现代中药,在临床用药均有用药指导和药物剂量管控,例如我国由国家编撰的药品规范法典《中国药典》,上面详细地记载了各种药物的用药标准。并且,毒性的中药不会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味药配伍,保证复方药在发挥总体疗效的同时,将其中单味药可能产生的毒性降到最低。在用药时,合理久煎、减毒存效,是诸多医家应用有毒中药的可靠经验。经较长时间煎煮,有毒成分被挥发或水解而减低,有效成分仍可保留发挥治疗效用。比如乌头附子在浸泡或煎煮后,其含有的有效且有毒的成分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为毒性小的单酯型生物碱或者水解为几乎无毒的醇胺型生物碱,从而保留药效并消减毒性。不仅是煎煮,中药经过炮制、配伍等都可以达到减小或消去毒性,增加疗效的效果

重要的是,无论是有毒还是无毒的中药应用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并且中病即止,不可过服。大部分的因服用中药造成机体损伤的事件都是因为过量服用中药造成的。

3.正视中药的“毒”

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药理逐渐被重视起来,而中药更多是的凭经验用药,药理研究是短板,这也使中医药饱受诟病,并成为反中医人士的主要攻击点。中药的毒有时是无效成分,有时却是恰好起作用的成分,例如剧毒的砒霜,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亭栋教授正是通过研究和利用砒霜(三氧化二砷)的“毒性”,成为了我国利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并因此荣获多项大奖。对于中药应当建立一种毒的观念,安全用药的态度,不能因为中药有大毒而追求安全将用药剂量降至有效量以下,导致病情恶化。重视并大力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是中医药走向安全、国际化的不可缺少的道路之一。

参考文献:

  1. 赵军宁 and 叶祖光. “传统中药毒性分级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中国药典》(一部)标注修订建议.” (2012).
  2. 张帅男, 李煦照, 卢芳, & 刘树民 (2015). 中药毒性研究的新方向“:无毒”药物潜在毒性的发现.
  3. 陈士奎 (2017).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九)——张亭栋教授等与中药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文章标题:对中药“毒”的理解

文章作者:Riceneeder

文章链接:https://gankun.cn.ma/posts/2021-09-26[复制]

最后修改时间:


商业转载请联系站长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您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媒体以任何形式复制和分发作品,也可以修改和创作,但是分发衍生作品时必须采用相同的许可协议。
本文采用CC BY-NC-SA 4.0进行许可。